噪音與振動分析常見問題

噪音與振動分析常見問題

 

針對現場工程師最常遇到的噪音與振動(NVH)問題,整理 FFT、模態、階次、敲擊、聲功率/聲強、扭轉振動與轉子平衡等實務重點與選型建議。

什麼是 FFT 分析?用在哪些情境?

FFT(快速傅立葉變換)把時間域訊號轉成頻率域,快速找出主要頻率、共振與故障特徵。常見於機械振動診斷、聲學噪音源分析、結構測試與旋轉機械健康監測。

模態分析(Modal Analysis)可以得到什麼?

找出自然頻率、阻尼與模態形狀,避免設計落在共振區。適用機械、土木、車體、航太結構;搭配敲擊或掃頻激振取得可靠模態參數。

階次分析(Order Analysis/Tracking)何時使用?

當轉速變動時,以 1X、2X… 階次追蹤與轉速成比例的頻率,判斷不平衡、偏心、對心不良與共振。適用馬達、渦輪、齒輪箱、壓縮機等旋轉機械。

敲擊測試(Bump/Impact Test)如何找自然頻率?

以力錘敲擊並量測反應,觀察頻譜峰值與衰減曲線即可辨識自然頻率與阻尼。可用於設備上線前的快速健檢,或作為模態分析前置測試。

聲功率(Sound Power)與聲強(Sound Intensity)差在哪?

聲功率是聲源輻射的總能量(需依標準方法間接推算);聲強是能量穿過單位面積的向量量,常用於噪音源定位與包封體洩漏檢測。

同步時間平均(STA)能改善什麼問題?

以轉速或觸發同步平均,可抑制不同步的隨機噪聲,凸顯重複性成分(如齒輪噪音、轉子週期性震動),提升頻譜訊噪比。

扭轉振動(Torsional Vibration)有哪些風險?

角速度波動可能導致軸系疲勞、齒面敲擊與效率下降。建議以角域量測、階次分析與相位基準進行診斷,必要時調整扭轉剛性或阻尼。

轉子平衡(Rotor Balancing)為何 1X 特別重要?

不平衡典型特徵為 1X 振幅過大;透過單/雙面或多面平衡調整配重,可顯著降低 1X 震動與軸承負荷,改善壽命與穩定性。

倍頻(Octave/1/3 Octave)什麼時候比 FFT 更適合?

需要貼近人耳感知或符合法規標準(如 ISO 聲學量測)時選倍頻分析;產品聲品質、環境噪音與車室音常用 1/3 Octave 帶寬。

訊號調理(Signal Conditioning)為何是第一關鍵步?

先完成放大、濾波、IEPE/電荷放大或橋式激發等調理,才能確保解析度、動態範圍與頻寬正確,避免飽和失真,再進入 A/D 與 FFT 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