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術語字典|掌握CAN通訊基本名詞
以下為CAN bus通訊領域常用的基本術語解釋,協助您快速理解CAN系統的相關概念與運作方式。
- Basic CAN
- 指一種基本型的CAN控制器,會將接收到的CAN訊息放入小型FIFO緩衝區,主處理器需從FIFO讀取所有到達的訊息。
- Bus Off
- 當CAN控制器因錯誤太多而停止參與總線通訊時,稱為「Bus Off」。
- Bus On
- CAN控制器正常參與總線通訊時,稱為「Bus On」。
- CAN Controller
- 處理CAN協定、訊息緩衝的晶片,並透過轉換器與CAN總線連接。
- CANopen
- 一種常見於自動化產業的高層協定,由CiA(CAN in Automation)組織維護與開發。
- CAN Transceiver
- 將CAN控制器輸出的TTL訊號轉換為符合CAN總線需求的訊號電平的電路。
- CiA
- CAN in Automation,用戶組織,專注於推動CAN技術。更多資訊請參見官方網站。
- DeviceNet
- 針對CAN的高層通訊協定,主要用於工業自動化,由ODVA標準化。
- DLC(Data Length Code)
- CAN訊息中的資料長度碼,代表訊息資料區段的位元組數(0~8字節)。新版CAN標準允許DLC為0至15,但資料仍限定最多8字節。
- Error Active
- 處於錯誤活躍狀態的CAN控制器,偵測到錯誤時會主動送出錯誤訊號。
- Error Passive
- 處於錯誤被動狀態的CAN控制器,偵測到錯誤時僅送出被動錯誤訊號(外部無法偵測)。
- Error Frame
- 當控制器偵測到錯誤時發送的一種特殊模式(6個Dominant + 6個Recessive位元),促使其他節點同步偵錯。
- Extended CAN(CAN 2.0B)
- 使用29位元識別碼的CAN變體,常見於汽車CAN網路。
- Full CAN
- 具備多個訊息緩衝區(通常10~30個),可針對特定識別碼儲存最近一次收到的CAN訊息。
- High-speed CAN
- 依循ISO 11898-2標準的高速CAN物理層,支援10 kbit/s至1 Mbit/s速率。
- Identifier
- CAN訊息的第一部分,用來標識訊息內容。標準CAN為11位元,Extended CAN為29位元。
- ISO
- 國際標準化組織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,負責標準化CAN協定。
- J1939
- 以SAE J1939標準定義的CAN高層通訊協定,廣泛應用於巴士與卡車系統。
- Low-speed CAN
- 依ISO 11898-3標準設計的容錯型CAN物理層,最大速率125 kbit/s。
- Message Buffer
- CAN控制器內部的多個訊息緩衝區,用於讀取接收訊息或準備發送訊息。
- Remote Frame
- 一種特殊CAN訊息,代表數據請求,其他節點會回應資料。
- Remote Request(RTR)
- 即Remote Frame,請求遠端數據的訊息。
- SJW(Synchronization Jump Width)
- 同步跳躍寬度,決定CAN控制器可調整內部時脈同步幅度的參數。
- Standard CAN(CAN 2.0A)
- 使用11位元識別碼的原始CAN協定版本。
- SWC(Single-Wire CAN)
- 單線式CAN,根據SAE J2411標準定義,常用於汽車車身網路(如GM-LAN)。
- TTC(Time-Triggered CAN)
- 時間觸發式CAN,增加全球時鐘與訊息排程功能的擴展CAN版本。